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中藥的四氣、五味(1)

中藥的四氣、五味(1)

中藥的四氣、五味,也就是食物的四氣五味。

在講授食療課的時候,同學經常問的問題是“甚麼食物啱我食?”
這問題問得非常之好,因為就算在工作上用不着,對自己和照顧家人的健康上也非常有用。
然而,答的人應該怎樣回答,問的人才能得到最大的有利答案?

要避免給了錯誤的答案,或是令問的人越食越偏頗;只是隨便說說那些食物是寒,那些食物是熱的答案;我本人認為是容易誤導發問的人。因此,我喜歡為同學講解食物四氣、五味背後的原理,使發問的人自己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選擇正確的食物,不至於人云亦云,被那些食物或營養專家牽着鼻走,最終落得人財兩失的地步。

甚麼是可食的食物?
甚麼是不可食的毒物?
任何人都可以分得出,這是動物天生的本能;不然,地上的動物怎可能盡享天年而終。只是因人類為情慾所縱,已失去了進食是為了求生的本能。

甚麼是食物的基本觀念?
食物的四氣、五味又是怎麼的一回事?
不同的四氣、五味,真是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響嗎?

所謂“食物”,就是每一個身體正常的人都適合吃,用以維持生命和健康的
所謂“藥物”,就是只適合一個身體出了毛病的人吃,用以調正失去平衡的人體。

“食物”與“藥物”當如何分別?

【黃帝內經】:「歧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天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

根據【黃帝內經】的記載,“食物”與“藥物”最大的分別就是無毒與有毒
而且病情越是嚴重,所用的藥物毒性越大;所以“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
然則,無毒的草本,不一定都是“食物”;所以有“無毒治病,十去其九”。這些可用於調補身體的草本,因其不能充饑活命,所以也只能歸於“藥物”,不能歸於“食物”
最終,以“食物” 穀、肉、果、菜來調養身體

草本中,能作食物的只有果、菜蔬、種子

【聖經.創世記】: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它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

【聖經.創世記】: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

果、菜蔬、種子雖然可以作為食物,但不都是全都可以吃,也不都是適合所有人吃。

哪怎樣去分辨那些是可以吃?那些是不可以吃?

其實,這的一切東西,上天早已在每一種草本上寫下了訊息。而中國古人是最懂得閱讀這些上天留下來的訊息的民族之一。不懂得閱讀這些大自然的訊息的人,用今天的說法可謂是“天然文盲”。

懂得閱讀這些大自然的訊息,比你懂得世界上任何一國的文字更為重要。因為這些訊息關係到你的生命、健康、快樂。而不懂得閱讀這些訊息的人,就等同於文字文盲的人一樣,只得依靠其他懂得閱讀的人為你解讀;說明白一點,就是你的生命、健康、快樂也得操控在別人手上。

到底哪是甚麼訊息?

這訊息就是草本的四氣、五味。

上天在草本的五味中,已為你留下可以吃和不可以吃的訊息。








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31)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31)

西醫學和一般人所說的病,基本上就是指人體的“發炎反應”,也就是紅、腫、熱、痛

這“發炎反應”在臨上所延伸出的病症有哪些?

“發炎反應”在臨上所延伸出的病症有:
1.      發燒
2.      身體各部位的疼痛,包括有頭痛、頸項腰背痛、關節痛、四肢肌肉痛等等
3.      皮膚紅腫,各種皮疹。
4.      疲倦。
5.      頭暈。
6.      流鼻水、鼻塞。
7.      咳嗽、氣喘。
8.      目紅、目癢
9.      耳癢、耳道炎。
10.   腹痛、腹瀉、嘔吐
11.   發尿赤
12.   水腫。
13.   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

其實,感冒病是一典型的發炎反應疾病;基本上,以上的病症都在發生在患感冒的病人身上

到底是甚麼導致感冒病的發炎反應?
這發炎反應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抗感冒病毒的反應

怎樣才可以消除人體的“發炎反應”?

方法有二:
1.      清除入侵人體的感冒病毒
2.      清除人體的免疫系統

清除入侵人體的感冒病毒是中醫學所用的方法
抑壓或清除人體的免疫系統是西醫學所用的方法
這就是中、西醫學在治療上的分別

許多人都會說“不論是那一種醫學,只要治得了病就行。”
真的是“只要治得了病就行”嗎?
然而,西醫學和一般人所說的病,基本上就是指人體的“發炎反應”所以,所謂“治了的病”是指消除“發炎反應”

西醫學消除“發炎反應”是透過人體的類固醇,或使用類似類固醇的藥物將人體的免疫系統抑壓,使其無力與感冒病毒對抗,以達到消除“發炎反應”
大家要明白一點,所有非類固醇類止痛消炎藥,包括撲熱熄痛(Paracetamol),都是模仿類固醇而製造,都是以干擾人體發炎機制為本,只是其作用沒有類固醇那麼廣泛

哪感冒病毒又怎樣?

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類固醇的抑壓,感冒病毒自然失去了對抗者沒有或減少了免疫系統的運作,在血液中的病毒則有充足的時候侵入人體的組織細胞,尤其是神經細胞當在血液中的病毒都進了人體的組織細胞,有部份或是被剩餘的免疫力清除,有部份或是透過尿液排出體外,人體的燒就會退去,痊癒的假象也就出現了

其實,病毒的目的地是人體的組織細胞內,不是血液這一點與細菌的目的地是截然不同的因為病毒只能在人體的細胞內存活和繁殖

你若覺得病毒存留在人體內是沒有問題,那西醫學的治療方法就是方便、簡單的治療方法

病毒存留在人體內有何問題?
為何病癒後長期有間歇性的低燒?
甚麼是病毒的潛伏期?
感冒病毒與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有關嗎?

中醫藥的治療機制又是怎樣的?






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30)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30)


【黃帝內經】: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黃帝內經】: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病到底是甚麼回事?

如【黃帝內經】所說“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
“衛氣”就是人體的免疫力,“邪氣”就是致病原(基本上是指病毒)意思就是人體的免疫反應與致病原作戰時(也就是在清除致病原時),這種表現就是的們所認識的“病”

為何“人體的免疫反應與致病原作戰時”就是病?
“人體的免疫反應與致病原作戰”這一動作,今天的醫學稱之為“發炎”

“發炎”有甚麼表現?
“發炎”的表現就是人人都曉得的紅、腫、熱、痛

紅──是充血的現象
  目的是要增加物資、白血球運送到受傷或受侵襲的組織部位
腫──是水腫的現象
受傷或受侵襲的組織部位被免疫系統封鎖,目的是要避免入侵的致病原,  或是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擴散開去結果,由於水液回流不通而導致受封鎖
的部位出現水腫
熱──是局部熱積聚或整體熱積聚(即是發燒)的現象
熱的積聚可以提升人體的新陳代謝,提高人體的修復力,同時也可以抑制   病毒的生長
痛──是受傷或受侵襲的組織部位,或是局部人體疼痛的表現
疼痛的訊息可以增加人體內啡肽的分泌內啡肽的分泌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反應,也可以使人有正面良好的感覺同時,疼痛的訊息可使人避免觸動受傷的部位,給予復原的時間和機會

西醫學和一般人所說的病,基本上就是指人體的“發炎反應”,也就是紅、腫、熱、痛

其實,這不是真正的疾病,是人體自我保護和修復的反應;給人的訊息就是有致病原入侵人體,或是人體有組織受了傷

所以,“發炎反應”是應該消除嗎?
你可知道消除了“發炎反應”的後果是甚麼嗎?

人體是沒有多餘的東西,也沒有多餘的反應千萬不要將未能了解的部位當作無用,也不要將不能理解的反應當作“黐線”

人類自大無知的行為是成就不了醫學,相反的成了害人的東西





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29)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29)

自有人類以來,人體由三種因素主宰著
1.      免疫系統
2.      類固醇
3.      病毒

這三種因素決定了一個人的生病、健康、壽命。而其關鍵的因素在於第三者──病毒的存在。

三者在人體的關係有四種:
1.      當類固醇因素過強的時候,免疫系統因素受到抑壓,病毒因素也隨之強大
   這一走勢使人體走上疾病、衰老、死亡的方向
2.      當類固醇因素正常的時候,免疫系統因素強盛,病毒因素也隨之受到抑壓
   這一走勢使人體走上健康、長壽的方向
3.      當病毒因素強盛,可以增強類固醇因素,免疫系統因素隨之受到抑壓
   這一走勢使人體走上看似健康,卻是走在快速衰老和死亡的方向
4.      當病毒因素弱少,類固醇因素正常,免疫系統因素正常
   這一走勢使人體走上絕對的健康,和最長壽的方向

三者在人體之間的關係,也就出現了人體的所有疾病、健康程度、壽命的長短;也可以解釋所有疾病的發生、人的衰老和死亡的原因

三者在人體之間的關係,也決定了治療方法的對錯


從以上三者在人體之間的關係,你可以看出中醫治療與西醫治療的明顯分別;這也是治療方法的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