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 星期四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31)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31)

西醫學和一般人所說的病,基本上就是指人體的“發炎反應”,也就是紅、腫、熱、痛

這“發炎反應”在臨上所延伸出的病症有哪些?

“發炎反應”在臨上所延伸出的病症有:
1.      發燒
2.      身體各部位的疼痛,包括有頭痛、頸項腰背痛、關節痛、四肢肌肉痛等等
3.      皮膚紅腫,各種皮疹。
4.      疲倦。
5.      頭暈。
6.      流鼻水、鼻塞。
7.      咳嗽、氣喘。
8.      目紅、目癢
9.      耳癢、耳道炎。
10.   腹痛、腹瀉、嘔吐
11.   發尿赤
12.   水腫。
13.   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腔潰瘍。

其實,感冒病是一典型的發炎反應疾病;基本上,以上的病症都在發生在患感冒的病人身上

到底是甚麼導致感冒病的發炎反應?
這發炎反應就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對抗感冒病毒的反應

怎樣才可以消除人體的“發炎反應”?

方法有二:
1.      清除入侵人體的感冒病毒
2.      清除人體的免疫系統

清除入侵人體的感冒病毒是中醫學所用的方法
抑壓或清除人體的免疫系統是西醫學所用的方法
這就是中、西醫學在治療上的分別

許多人都會說“不論是那一種醫學,只要治得了病就行。”
真的是“只要治得了病就行”嗎?
然而,西醫學和一般人所說的病,基本上就是指人體的“發炎反應”所以,所謂“治了的病”是指消除“發炎反應”

西醫學消除“發炎反應”是透過人體的類固醇,或使用類似類固醇的藥物將人體的免疫系統抑壓,使其無力與感冒病毒對抗,以達到消除“發炎反應”
大家要明白一點,所有非類固醇類止痛消炎藥,包括撲熱熄痛(Paracetamol),都是模仿類固醇而製造,都是以干擾人體發炎機制為本,只是其作用沒有類固醇那麼廣泛

哪感冒病毒又怎樣?

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類固醇的抑壓,感冒病毒自然失去了對抗者沒有或減少了免疫系統的運作,在血液中的病毒則有充足的時候侵入人體的組織細胞,尤其是神經細胞當在血液中的病毒都進了人體的組織細胞,有部份或是被剩餘的免疫力清除,有部份或是透過尿液排出體外,人體的燒就會退去,痊癒的假象也就出現了

其實,病毒的目的地是人體的組織細胞內,不是血液這一點與細菌的目的地是截然不同的因為病毒只能在人體的細胞內存活和繁殖

你若覺得病毒存留在人體內是沒有問題,那西醫學的治療方法就是方便、簡單的治療方法

病毒存留在人體內有何問題?
為何病癒後長期有間歇性的低燒?
甚麼是病毒的潛伏期?
感冒病毒與中風或其他心血管疾病有關嗎?

中醫藥的治療機制又是怎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