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 星期六

皮膚的五色(2)


皮膚的五色(2)


人的皮膚為何變得灰暗?
皮膚為何會乾燥,甚至於乾裂出血?

人的皮膚是內在臟腑“氣血”的表現當內在臟腑“氣血”虛弱時,相應的皮膚就會變得灰暗,甚至於乾裂出血;這灰暗或是昉白的表現,是人體臟腑“氣血”不足的表現然而,某處皮膚變得紅過其他部位,就是“氣血”旺盛的表現嗎?

是甚麼原因造成灰暗的皮膚?
又是甚麼原因造成過紅的皮膚?

只有清析明白以上兩個問題,才能真正掌握治療皮膚的醫理,也才能掌握到整個人體的真實運作機理,疾病的發生和發展走勢機理;如何能夠一擊即中,又不會為人體帶來更多傷害的治療
【黃帝內經】:「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鍼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粗工兇兇,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

灰暗的皮膚是臟腑“氣血”虛弱的表現

甚麼是臟腑“氣血”虛?

是某個器官的功能出了問題嗎?

人體臟腑與器官之間的真實關係是這樣的
正如先前所有文章所說,中醫人體的臟腑是指在人腦負責調控器官的神經組織而器官、臟腑、皮膚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與溝通,這些在先前的文章已經說了
在皮膚的外在表現是直接臟腑“氣血”的表現,器官“氣血”間接的表現
所以,從皮膚觀察 “氣血”,脈象診到的“氣血”表現,並不是直接指器官功能上出了甚麼問題,只是說明了人體臟腑(中樞神經)這一刻的現況然而,臟腑的現況是相應器官這刻的間接反影,也是調控相應器官運作的主導者;因此,臟腑(中樞神經)的好壞表現,也是部份器官運作的表現,也是器官運作強弱日後的預測

臨床上常見的例子,就是膽囊的切除切除了膽囊的人,並不是說就沒有了臟腑的“膽氣”。沒有了膽囊的人,他們的“膽氣”是依然正常存在的;只是,比有膽囊的人是缺乏了一種東西這東西在有胃器官與切除了胃器官的病人更為明顯的表現出來

在今天的香港,皮膚灰暗的小朋友隨處可見是甚麼原因導致這現象?

導致小朋友皮膚灰暗的原因就是病毒(風寒)、西藥、和胡亂服用清熱的草藥3類東西,就是直接破壞神經(臟腑)功能,或是削弱神經(臟腑)功能的因素原因是3者最終的結局都是提升了病毒(風寒)在人體中的活躍性,這就是正常人體神經(臟腑)受損、退化、衰老、死亡的因由

【黃帝內經】:「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藏六府。今厥氣客於五藏六府,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蹻陷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

由於歷代以來,中醫對【黃帝內經】中陰、陽的誤解,最終創出了多種多樣清熱、削弱人體陽氣自殘的所謂治療方法
就以這一句“不得入於陰陰虛故目不瞑”來說,歷代以來就以滋陰這謬誤的方法來治療“陰虛
睜大眼看清楚一點,這“陰虛”指的應該是甚麼?
豈是指缺乏了陰寒之物嗎?
這就是誤解經書的禍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