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日 星期六

類風濕病

類風濕病

類風濕病是一類自身免疫襲擊自身組織的疾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心臟病、紅斑狼瘡、肺纖維化、腎病綜合症、潰瘍性腸炎、克隆氏症、硬皮症、強直性脊椎炎、銀屑病(俗稱牛皮癬)等等

然而,本人認為濕疹、腦鈣化、肝硬化、眼底黃斑、白內障、糖尿病等等涉及自身免疫襲擊自身組織的疾病,都應該歸納到類風濕病的範疇。因為這些疾病與上面所列的類風濕病,都是西醫束手無策的絕症

以上的類風濕病,在西醫學的理論來說,都是人體的免疫系統過於活躍,胡亂襲擊自身組織的結果所以治療方向就是抑制自身的免疫系統,使用的藥物如類固醇、抗癌藥、免疫抑制劑等
然而,這些抑制自身免疫系統的藥物,恰恰就是類風濕病人的致命藥

原因何在?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西醫學所說的“人體免疫系統過於活躍”這理論是否正確

1.     若是人體免疫系統過於活躍,應該是沒有選擇性的襲擊所有自身的組織在類風濕關節炎的病人來說,應該是沒有選擇性的襲擊所有自身的關節;因為所有滑液性關節的結構都是一樣的如果出現了選擇性的襲擊,必定是被襲擊的組織有甚麼異常的(即是問題在於被襲擊的組織)
2.     類風濕病的發生,大多數是對稱性的人體部位。這對稱性的人體部位發病,到底隱藏著甚麼意義?若是局部人體組織(如手的關節和皮膚)的發病,其傳播疾病的傾向為何不在附近四周,而是在沒有直接溝通聯繫的另一邊由此可見,其發病的因素不是來自局部,也不是來自血液,更不是來自免疫系統,應該是來自神經
3.     只有從神經釋放出來的病因,才能夠準確地有位置的選擇,不是彌漫性擴散的傳播。若是免疫系統的問題,有部位選擇性的嗎?
4.     只有從中樞神經向周邊神經的傳遞,才能出現有選擇性的對稱性。這中樞神經的位置,就是在感控人體各部位的交匯處。若是免疫系統的問題,有部位對稱性的嗎?不要說免疫系統沒有部位的對稱性,就是周邊神經也是沒有,只可能是一側的部位

所以,“類風濕病是人體的免疫系統過於活躍”的理論是不正確的

為何使用抑制自身免疫系統的藥物可以減緩類風濕病的惡化?

這更是誤導的說法

類風濕病的病情有輕重之分,每一個人發病的部位和嚴重性都不是一樣的,只是西醫學強行要將其規律化而已。結果,其用西藥的效果也各有不同。

抑制自身免疫系統的藥物是導致類風濕病情變得更嚴重和惡化的主因在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的病人,尤其是器官移植的病人,你可以發現他們會出現腦鈣化、肺炎、心肌炎、肝炎、腎炎、眼炎等等與自身免疫系統有關的疾病

為何會是這樣?

當一些病情較輕的類風濕病發病時,使用免疫抑制藥(如類固醇),是可以即時將發炎的情況消除;然而,當病人繼續使用,病情將會變得越來越嚴重其實,這些病人不使用免疫抑制藥,病情是不會惡化得那麼快的,甚至有些人自己可以自癒的
你可以到醫院看看,看看那些手腳都畸了形,甚至於切除了的類風濕關節病人,他們到底吃了多久的免疫抑制藥,就可以知道我所說非虛話

而那些沒有吃免疫抑制藥而出現手腳畸形的病人,只是一些少數病情嚴重的他們縱然一開始服用了免疫抑制藥,也改變不了甚麼,只會加重病情而已

所以,你的類風濕病沒有惡化,並不是因為你服用了免疫抑制藥,而是你本來的病情就不嚴重,甚至有可能可以自癒的

類風濕病既然不是人體的免疫系統過於活躍的問題,哪是甚麼的病因?

類風濕病真正的病因應該是病毒(尤其是疱疹家族)的入侵中樞神經系統,也就是中醫學所說的“風寒”。所以,在西醫學的化驗中,有些類風濕病未必可以找到類風濕因子;就是不同病毒導致的原因

中醫在治療類風濕病的基本方針是驅散“風寒”所謂的“驅散風寒”,就是提升人體自身的正氣(免疫力),以自身的正氣驅逐風寒之邪這正正是中醫與西醫不同的治療方向,也是由西醫轉為中醫治療初期不良反應(發炎、腫、痛)的因由

基於理論與治法的不同,中、西醫是不可能同時使用的因為沒有好結果的,也治癒不了病

防治類風濕病的最好方法就是盡快驅散外感風寒,因為外感風寒就是類風濕病的根源所在。有類風濕病的人當患上外感風寒時,當會深深體會到我這話的實在




1 則留言:

  1. 老師,
    我想不明白,西醫所講的免疫襲擊自身組織,是免疫系統過度活躍而傷及人體,那中醫所講人體自身的正氣(免疫力)是增強抗病的能力的,那麼免疫力的強弱對免疫系統會照成甚麼樣的影响?它們之間有沖突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