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中醫藥“寒涼”的意義 (2)


中醫藥“寒涼”的意義 (2)


中藥和食物的溫熱、寒涼、平和分類應該根據以下因素:
1.     服食後身體的感覺和反應。就是寒、熱的反應。
2.     氣味。就是芳香、甘、酸、苦澀、辛辣、鹹、淡。
3.     顏色。就是赤、青、白、黃、黑等五色。

服食“溫熱”的東西後,人體的感覺應該有溫熱的反應;服食“寒涼”的東西後,人體的感覺應該有寒涼的反應這才是中藥和食物應有的性質正確表現

為何服食“溫熱”的東西後,人體會有溫熱的的反應?

服食“溫熱”的東西後,人體會有溫熱的的反應,這不是單純的神經感覺或錯覺,是人體確實的溫暖了,整個人體的溫度提升了就如一個手腳冰冷的人,飲了“生薑紅棗茶”後,冰冷的手腳變成了溫暖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轉變和反應

為何會變得溫暖?

能提升人體溫度,使人有溫暖感覺的只有熱能
人體的熱能來自那裡?

人體的熱能來自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在人體中,新陳代謝率最高的細胞並不是肝臟細胞,也不是肌肉細胞,是神經細胞
人體的神經細胞自生成以後,是無時無刻的運作,從不間斷,直至人死亡的一刻為止。而這個神經系統比人體任何一個系統都要龐大,可謂是裡、外無處不到,無處不在。

當神經細胞處於運作狀態的時候,產生了大量的電能和熱能這電能就是腦電波(EKG),人體部位電壓差的根源,也是氣功的本質

人體的神經細胞,是產生熱能最多的細胞只要人一日未進入死亡狀態,神經細胞都是每一刻不停地產生熱能這些大量的熱能,是維持人體體溫(37)的最基本的因素但是,過多熱能的積聚,會產生高溫;過高的體溫(>42)會傷及人體的正常運作所以,人體需要一個完整的散熱系統來平衡、調節人體的溫度,以達到人體最佳的運作狀態(37)

絕大部份的神經細胞都被神經鞘細胞所包裹,所有神經纖維和神經束都被厚厚的神經鞘完整的包裹這是為何?
除了可以增加神經傳遞的速度、減少彼此間電流的干擾,應該還有一項非常重要,又一直被人忽略的因素,就是減少神經細胞所產生的熱量在人體內散發
如果神經細胞所產生的熱量在人體內散發,會導致甚麼問題?

一直以來,人體解剖生理學告訴我們,循環系統是人體內最重要的體溫調節系統;然而,我要告訴你,這循環系統雖然重要(如同其他人體的系統一樣),但不是最重要的散熱系統,因為這循環系統解答不了人體許多的運作和反應的問題原來,在人體中,最重要的體溫調節系統和散熱系統是人體的神經系統

只有明白人體神經系統與體溫調節的關係,才能明白到甚麼是中藥和食物中溫熱、寒涼、平和的分類
只有明白人體神經系統與體溫調節的關係,才能明白到為何會出現“五心煩熱”
只有明白人體神經系統與體溫調節的關係,才能明白到為何人的頭部是“陽氣最盛”的部位
只有明白人體神經系統與體溫調節的關係,才能明白到為何人體受到刺激時,人體會全身“發滾”、出汗
只有明白人體神經系統與體溫調節的關係,才能明白到甚麼是“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的說法
只有明白人體神經系統與體溫調節的關係,才能明白到針刺時“熱”的針感流動
只有明白人體神經系統與體溫調節的關係,才能明白到練習氣功時那股“熱氣”的流動,並非虛幻的感覺。
只有明白人體神經系統與體溫調節的關係,才能明白到整部【黃帝內經】和【傷寒論】的中醫理論要比現代西醫學更能解釋人體的所有生理現象和病因中醫理論是一點也不抽象,是實實在在的

只有明白人體神經系統與體溫調節的關係,才能明白到人體生病、衰老、死亡的因由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