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寒涼”的意義 (6)
人體所有器官、中樞神經系統(臟腑)、皮膚之間的神經聯繫,是中醫藥針灸、用藥的關鍵所在。
而“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彼此之間真正的關係,會令現代解剖生理學更為之驚訝。就是真正的血隨氣行,並不是指在血管中流動的血,是指血走進人體某部位組織的動向(也就是局部血管擴張和增生的現象)。
到底是甚麼因素引導血的動向?
何為一個活著的人體?
就是氣的運行。
沒有氣在運行的人體,就是死了的人。同樣,沒有“氣”到的器官組織,必定是走向萎縮、死亡;因為沒有“氣”到,血也隨之不到。
在人體中,最重要的防衛系統應該就是神經系統本身,也就是中醫學所稱的“衛氣”。神經系統也是調控免疫系統最中要的因素。所以,糖尿病人是否會出現“糖尿腳”的關鍵性在於神經纖維末梢先行萎縮。由於傷口的復原需要有神經的參與,因此,當病人因感覺差而易於受損,再加上傷口難癒、免疫防禦的下降、血液供應不足,縱然沒有感染,腳的組織也得自我壞死,或枯萎。
神經纖維末梢的伸展擴張,由神經細胞的主導和推動,是可以隨著實際形勢變形伸展或收縮,主控著全身血液的分佈、人體形狀的生長發展、免疫系統的激活、凝血系統和抗凝血系統的啟動等等。這一切的神經活動和功能,完全符合中醫學所說“氣”的功能,也合符臨床上用藥的治療方針。
疱疹病毒這一家族,是寄居在人體神經內最常見的病毒,每一個人體內或多或少都必定有疱疹病毒的存在。這疱疹病毒的活躍性,直接影響著人體神經的活躍性,也就直接影響著人體中“氣”的運動,影響著人體中受神經系統主控的系統活動,其中明顯常見的是全身血液的分佈、人體形狀的生長發展、免疫系統的激活、凝血系統和抗凝血系統的啟動等。
類固醇的抑制免疫能力,其中一項最重要的作用,也是其他不多的免疫抑制劑所擁有的作用,就是抑制神經細胞的活動能力,尤其是抑制神經纖維末梢的伸展擴張,而且會令原本的神經纖維末梢萎縮。這一效果應該是長期服用類固醇導致易受感染、傷口難癒、肌肉萎縮、抑制人體生長、血糖增高等等副作用真正的原因。使用外用類固醇會令皮膚變得蒼白和皮膚變薄,也應該是這個作用所導致。
所以,糖尿病人的“糖尿腳”是任何抗生素都阻止不了,而且越使用抗生素,會促使“糖尿腳”更嚴重。為何﹖
只有使用中醫藥,才能治得了“糖尿腳”。
這一治療方針,應該是中醫藥治療疾病(包括癌腫)的基本原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