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16)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16)


【傷寒論】:「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甚麼是“少陰病”?

【黃帝內經】:胞絡者繫於腎,少陰之脈,貫腎繫舌本,故不能言。」
【傷寒論】:「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繫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張仲景所寫的【傷寒論】,根據【黃帝內經】的基楚,將人體由淺表至深入分為6個區域,分別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當風寒進入人體時,在正常的情況下,人體發病的次序是太陽區、陽明區、少陽區、太陰區、少陰區、厥陰區

【傷寒論】: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
風寒病發在三陽區時,人體會出現發燒(發熱)、出汗(外寒氣不重時)的情況這時病毒(風寒)活躍的範圍重點在近表的十二對腦神經和血液中其主要的症狀是:
1.       疲倦、發燒、出汗、頭痛、頸項肩背強緊痛、失眠;
2.       頭暈、耳鳴、耳聾、中耳炎;
3.       目乾澀、目痛、目癢、流眼水、眼瞼下垂、視野不清、目斜視;
4.       鼻乾、鼻癢、鼻塞、流鼻水、嗅覺差、流鼻血、打噴嚏;
5.       口乾、口苦、咽喉腫痛、口淡、味覺失常、舌緊、舌澀、舌痛、吞嚥不利、失聲、口腔潰瘍、牙肉腫痛、磨牙、流口水;
6.       面腫脹、面癢、面部肌肉跳動、咀嚼不利;
7.       咳嗽、痰多、咳喘、呼吸急促、乎吸失常;
8.       心悸、心律不整、心臟收宿無力、血壓高、血壓低、血瘀、水腫;
9.       胃脹、胃痛、胃酸過多、消化不良、嘔吐、胸悶;
10.   肝氣脹(脅脹痛)、肝炎、膽汁分泌不利、黃疸;
11.   胰臟分泌失常;
12.   腎臟發炎、腎臟泌尿失常、血尿、蛋白尿、血壓失常、水腫;
13.   腹瀉、便秘、腸鳴、腹脹、痔瘡發作;
14.   排尿困難、失禁、尿頻尿急、血尿、尿閉、尿道炎;
15.   痛經、月經失常、陰道炎
16.   腰痛、關節疼痛、肌肉麻痛、舊患疼痛

以上的症狀都是風寒(病毒)在三陽區的表現,尤其以發燒、出汗為其特點;是邪氣還未深入的表現這時若能及時將風寒(病毒)之邪驅除消滅,則無邪入三陰區之患

邪入三陰區有何可怕?

若然風寒(病毒)進入三陰區(太陰、少陰、厥陰),是病邪深入人體的表現此時的風寒(病毒)已不再大量出現於血液中,因此無發燒的情況風寒(病毒)已進入了更深層次的神經地帶,其表現已是慢性病的開始和表現,包括所有類風濕疾病

此時的人體不再有明顯的外在症狀,風寒(病毒)就處於人類所說的潛伏期以外在和血液表現來說,這些入侵人體的病毒似是處於不活躍期;其實,它們是活躍在你的神經系統中它們的活躍程度是相對於人體的免疫系統的強弱當這些病毒進到中樞神經系統的交叉點時,一些會左右分叉的向外走,一些會繼續的胡亂的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行走
那左右分叉的向外走的風寒(病毒),其表現就是我們見到的類風濕病、濕疹、肝炎、肝硬化、慢性腎炎等等

因此,你會發現這些慢性病的發病現象是多麼的相對稱,因為人體的神經是左右相對稱發展的;而時間的差距和初染風寒時是多麼的遠,遠到你也忘記了是甚麼原因導致這些惡疾而發病的部位也更是多麼有選擇性的,因為是由神經直接釋放出來,並非由血液或體液所擴散;所以,只有含有病毒的神經才會釋放出病毒與人體的免系統產生反應。由於免系統攻擊那釋放出來病毒,連累周圍的組織;西醫學也因此以人體的免系統為“黐線”,以免疫抑制劑來控制病情

其實,以免疫抑制劑來控制人體的任何病情,都與自殺無異
為何如此說?

你知道抑鬱的人為何容易生癌嗎?
你知道“捱夜”為何會傷害身體嗎?
你知道為何過於思慮會傷及脾胃嗎?

所以,有病能夠發燒是一件好事呀!因為發燒不但是自我修復的機制,也是病在淺表的表現


【傷寒論】:「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