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9日 星期六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19)

中醫學的人體結構(19)

【黃帝內經】:
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

根據【黃帝內經】,人的體質並無寒、熱之分,只有平、虛之別“本末之寒溫之相守司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謂平人。”

人體為何會生病?

【黃帝內經】:
帝曰:血并於陰,氣并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歧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為氣虛。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并為虛,氣并為虛,是無實乎。
歧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

根據【黃帝內經】,人體所有的不外乎氣、血兩者(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血氣喜溫而惡寒(“血氣者,喜溫而惡寒”),當人體為“寒”所傷,則氣血不行(“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
由此可見,溫熱是保持人體健康的重耍因素

何謂虛、實?

根據【黃帝內經】,人體的正氣為寒邪所阻而聚結是為“氣虛”(是故氣之所并為血虛,血之所并為氣虛)
相對而言,所聚結的氣、血就是邪實的表現(有者為實,無者為虛)
所以,虛者,指正氣虛;實者,指邪氣實

何謂寒、熱?

【黃帝內經】:
其實者,散而寫之。
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

人體為何會出現煩熱與虛寒?

根據【黃帝內經】,人體出現煩熱的原因在於寒氣外束,氣不能外發氣不能外發則邪氣實(夫實者,氣入也。),邪實則發熱(氣實者,熱也。),也就是所謂的積熱寒邪越是深入,其熱也越盛(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 寒邪必定是從外而入的,世上沒有活人會從體內產生寒氣的所以寒邪越是深入,也就是說其對人體的束困越緊,人體所能外散的熱也越少,所積的熱也就越多
虛者,以其臟腑為寒邪所傷,氣血無以生化,導致散出多於生化(虛者,氣出也。),就出現了氣虛的現象(氣虛者,寒也。)

【黃帝內經】: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

【黃帝內經】:邪溢氣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內銷骨髓,外破大膕,留於節湊,必將為敗。積寒留舍,榮衛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為骨痺,外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於谿谷也。

【黃帝內經】: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寫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寫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薰於五藏,藏傷故死矣。

因此,熱與虛都是人體不正常的表現因為熱的起因是寒邪困於外,氣血聚結於內的表現然則,這類所謂體熱的人,其氣血仍可以抗邪,不至於讓寒邪深入人體
邪越深,則熱越盛這等人就是【黃帝內經】所說“能冬,不能夏”之人因為裡熱盛的緣故,這等人在寒冬之時不用多穿厚衣
所以,當你在嚴寒的冬天看見那些穿著夏天衣服的人,你可不要羨慕他,因為他是為寒邪所深困之人

可是虛寒的人比體熱的人更差這等人因寒邪深入臟腑,氣血無以生化,身體易寒、易熱。這等人的人體中樞(五臟六腑)已為風寒(病毒)所佔,人體的運作基本上已不能自控。

所以,你的身體若有紅、腫、熱、痛是好的事情,因為這證明你身體的正氣還可以抗邪

謹記!
發炎是人體自我保護的機制,不要胡亂關掉你看,那些先前沒有紅、腫、熱、痛的末期癌症病人,一發現時已是末期
原因何在?
正氣虛之過


不要以自己沒有病痛(即是炎症)為誇,那些長期服食免疫抑制劑(包括類固醇)的人,他們可以無病無痛的出現任何的絕症,其中包括了癌症、器官衰竭、腦鈣化、腦衰退化等等的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